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047608
赭曲霉毒素A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中的应用前景(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7年第11期
     3.2 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技术 在适配体技术的基础上,为了满足复杂样品如食品、饲料和中药材中痕量目标物如农药、真菌毒素等检测需求,就要寻找到提高检测灵敏度的信号放大方法。由于金属纳米粒子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并且可以通过电化学的方法检测出来,根据这一特性可以将金属纳米粒子作为放大检测信号的信号分子,选择具有良好生物亲和性纳米材料作为基底或母体(如SiO2纳米粒子等),将多个活化后的另一种纳米材料(如CdS量子点、磁微球等)装载在经修饰后的基底上形成复合型纳米材料,然后与sDNA反应后形成纳米信号探针,将cDNA与金电极自组装形成捕获探针,将两者相结合形成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利用免疫竞争原理和电化学工作站进行检测,就可以定性定量检测超低含量的目标物,如食品、粮食和中药材中的赭曲霉毒素A[33-35]。

    在生物传感器的领域中,由于纳米材料的介入,借助其在光学、电学、磁学和化学活性等性能上的独特表现,使本身就基于纳米级别分子运作的生物传感器能够更好的在小分子化合物检测上如虎添翼[36]。Bonel等[37]将OTA特异性的适配体与磁微球反应孵化成功能化的磁球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21 字符